刚接触《Unciv》时,我总觉得自己在玩一场永远赶不上趟的种菜游戏——刚插下几根小麦苗,隔壁AI已经开着坦克来串门了。直到学会这三条黄金法则,我的城市终于从勉强糊口的村落,变成了让邻居流口水的超级都市。
记得第一次建城时,我把伐木场修在沙漠边上,结果工人整天蹲在沙堆里画圈圈。后来才明白,地形就是你的天然金库:
地形 | 建筑 | 效果加成 |
平原 | 农场 | +2粮食 |
丘陵 | 矿场 | +1产能 |
森林 | 伐木场 | +1产能+1金币 |
有次为了早出弓箭手,硬是把文字研究拖到中世纪。现在我的科技路线是:
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,生存科技>生产科技>军事科技的优先级永远不会错。
有段时间我的城市幸福度比考砸了的学生还低,直到发现这些快乐开关:
最近尝试了《文明系列经典策略》里提到的文化区连锁法:把图书馆、剧院、大学修成三角形,科研和文化产出直接起飞。
我的标准配置是:
记住每升级一次城墙,驻军战斗力+10%,这比单纯暴兵划算多了。
上次用骑兵硬刚枪兵吃了大亏后,我做了这个对照表:
敌方部队 | 应对 | 地形加成 |
重步兵 | 弓箭手+丘陵 | +25%防御 |
骑兵 | 枪兵+树林 | +15%攻击 |
攻城器械 | 轻骑兵绕后 | 平原 |
上个月游戏更新后,蛮族营地刷新的速度比外卖小哥还快。现在我的边境巡逻队标配:
遇到火山喷发别慌,提前在附近建好粮仓和引水渠,灾后重建速度能快一倍。上次海啸来袭时,我靠着提前研发的天文导航,把渔船都撤到安全海域,反而多捞了300金币的保险赔偿。
窗外的夕阳把屏幕染成琥珀色,我的城市正在举办第7届文化节。远处的边境线上,新修的堡垒刚刚竣工,市民们哼着小调在市场里讨价还价。也许明天又会来场暴风雪,或是哪个不长眼的AI宣战——不过谁知道呢?这正是《Unciv》让人上瘾的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