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打仗厉害的人物,大家可能先想到项羽、韩信,或是西方的亚历山大。但真要论“百战不败”的含金量,有个人物总被忽略——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白起。这老哥一辈子打了七十多场仗,愣是没输过一场,连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都给他记了句“料敌合变,出奇无穷”。
咱们先看看其他候选人战绩:
将领 | 战役数 | 关键战术 | 结局 |
白起 | 70+ | 歼灭战专家 | 被赐死 |
汉尼拔 | 30+ | 迂回包抄 | 流亡自杀 |
拿破仑 | 60 | 炮兵集中使用 | 流放病逝 |
这老秦人有多猛?看看他战绩单:
史书记载他特别会算账——每次打仗先派人摸清对方粮仓位置。《战国策》里说他“计利形势,胜敌而益强”,这招跟现代特种作战搞斩首行动有点像。
时期 | 将领 | 歼敌总数 | 攻城数 |
战国 | 白起 | 约100万 | 70+ |
汉初 | 韩信 | 约50万 | 20+ |
罗马 | 凯撒 | 约40万 | 30+ |
再厉害的战神也有短板:
不过话说回来,白起有个其他战神比不了的记录——他指挥的歼灭战,平均每场斩杀敌军1.4万人。按《商君书》算法,这相当于给秦国增加了百万劳动力(俘虏转化)。
白起的打仗套路被写进《尉缭子》,韩信后来还专门研究他的战例。现在陕西还有个白起祠,当地人逢年过节会去上柱香,比关二爷还灵验的样子。
西方军事学院到现在还教坎尼会战(汉尼拔的代表作),但咱们白起的围歼战术,其实早他半个世纪就玩透了。可惜古代史书没详细记载阵法,要不现代兵棋推演得多带劲。
最后提一嘴,湖北荆州前几年修路挖出个战国兵器库,考古队发现里头九成箭头都是三棱带血槽的款式——这和白起部队的制式装备完全吻合。看来史书上说的“秦军箭阵遮天蔽日”,还真不是吹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