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闹钟在现实世界响起时,你的角色正蹲在游戏里的灌木丛后屏息凝神。透过屏幕能听到清脆的鸟鸣声由远及近,一只头顶金羽的朱鹮幼鸟正歪着脑袋打量你昨天搭建的临时喂食台——这是你熬夜查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设计出来的仿生装置。
点击角色背包里的牛皮封套笔记本,会弹出带墨迹效果的交互界面:
上周老玩家「雨林夜巡者」在论坛分享的经历引发热议:他为了接近受伤的云豹,连续三天用不同组合的草药配制外敷药,最后发现这家伙居然对接骨木花粉过敏。
动物类型 | 互动成功率提升技巧 |
树栖哺乳类 | 携带山毛榉果实+保持4米仰角 |
湿地涉禽 | 穿着芦苇色服装+模拟求偶舞步 |
夜行猛禽 | 使用紫外线标记+保持绝对静止 |
游戏里的季风系统会影响动物的迁徙模式。记得去年雨季,整个华南玩家社区联合完成了亚洲象群迁徙监测项目,真实数据后来被收录进《中国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增补版。
每个月的第三个周六,系统会随机匹配三位玩家组成「生态侦察小队」。上周我和「萤火虫饲养员」、「苔藓收藏家」在虚拟海拔3100米处发现了闪着蓝光的绿尾虹雉,当时我们的对话窗同时弹出七种不同语言的惊叹表情。
昨天收到系统推送的「雪豹守护者」成就时,发现解锁条件里藏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22年的观测数据。现在我的游戏角色正跟着虚拟科考队学习安装红外相机,远处传来若隐若现的狼嚎声。
夕阳把游戏里的雪山染成蜜糖色时,收到新手玩家发来的求助信号——有只翅膀受伤的红腹角雉卡在了杜鹃花丛里。背包里的急救包还剩下最后一份止血草药,山脚下的溪流声突然变得格外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