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夜的屏幕前,你是否曾偶然点开一篇标题诡异的故事,随着文字逐渐深入,后背泛起凉意?这正是Creepypasta的魔力——一种诞生于互联网的现代都市传说,用文字、图片甚至游戏为载体,将恐惧植入全球网民的集体潜意识中。
“Creepypasta”一词源自“Copypasta”(网络复制的段子),结合“Creepy”(毛骨悚然)形成。它泛指在论坛、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的短篇恐怖故事或图像,核心特点包括:
1.《微笑狗(Smile Dog)》:一张咧嘴笑的狗照片,传说凝视超过5秒会招致死亡,夜间收到匿名邮件附此图者必疯。
2.《1999年实验(1999 Experiment)》:伪装成儿童教育节目的录像带,观看者声称看到扭曲的人偶与 subliminal 信息。
3.《本· drowned》:改编自《塞尔达传说》的“被诅咒游戏ROM”,主角林克反复溺亡的片段暗示现实中的玩家自杀事件。
心理学家认为,这类故事精准击中了数字时代的焦虑:
1. 避免深夜独自浏览,尤其警惕附带下载链接或“互动指令”的内容;
2. 使用虚拟机打开可疑文件,防止恶意程序入侵;
3. 牢记一句Creepypasta圈名言:“你永远无法证明它是假的——这正是恐怖所在。”
从Reddit暗版到TikTok的haunted算法挑战,Creepypasta早已超越文字范畴,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的沉浸式恐怖游戏。下一次,当你滑动手机时,或许会想起:某个故事的开头,正藏在刚刚跳过的广告弹窗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