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个闷热的周六下午,空调外机嗡嗡作响。我瘫在转椅上,手指无意识地划拉着鼠标滚轮,突然发现电脑角落蜷缩着个泛黄的纸牌图标——它居然从我小学用到现在的老电脑里幸存了下来。
双击图标时,熟悉的绿色绒布界面跳出来,我像突然被拽回2005年。那时候看表哥玩这个,他总能把乱糟糟的牌堆收拾得整整齐齐。可当我自己点开「开始游戏」,红黑相间的纸牌却像故意捣乱似的:
手忙脚乱十五分钟后,屏幕弹出「游戏失败」的对话框。我盯着28%胜率的统计数据,突然较上劲了——今天非要把这老古董玩明白不可。
翻出抽屉里的《Windows游戏设计解析》,书页都泛黄卷边了。对照着第三章的纸牌说明,我才发现以前根本不懂规则:
误区 | 正解 |
随便叠牌 | 必须颜色交替且降序排列 |
只移动单张 | 成套连续牌组可以整体搬运 |
无视备用牌 | 每次翻牌堆最多取三张 |
重新开局时,我像拆炸弹般小心翼翼。当成功把黑桃Q挪到红桃K下方时,居然听到了轻微「咔嗒」的触发音效——原来这游戏还有隐藏反馈!
连续三天,我都在和这些虚拟纸牌较劲。渐渐摸出了些门道:
有局牌打到一半卡住了,正想放弃时,突然发现可以把梅花5连带下面的4、3一起挪到红桃6上。完成这个操作时,手心居然沁出了汗珠。
版本 | 经典纸牌 | 蜘蛛纸牌 | 空当接龙 |
初始牌量 | 28张明牌 | 54张全明牌 | 全部牌面隐藏 |
移动规则 | 单张或同花顺 | 必须同花色 | 严格单张移动 |
通关率 | 约65% | 约85% | 100%可解 |
上周三那局堪称经典。牌堆只剩最后三张时,我握着鼠标的手都在抖——翻出来的是方块2、黑桃A和红桃5。当A归位的瞬间,整个牌面像多米诺骨牌般自动收拢,四色Aces齐刷刷列在顶端,游戏胜利的烟花特效突然绽放。
现在睡前不搓两局纸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有次在地铁上看到邻座小哥在玩手机版,差点脱口而出「你这张黑桃9该放左边!」话到嘴边硬生生憋住,自己都被这种胜负欲惊到了。
老旧的单机游戏藏着现代手游没有的纯粹感。没有每日任务逼你上线,没有好友排行榜刺激攀比,就连胜利后的烟花特效都朴素得可爱。有时候玩着玩着,窗外暮色四合都浑然不觉,屏幕上跳动的纸牌成了唯一的光源。
书桌上的《Windows游戏设计解析》依然摊开在第三章,页边多了咖啡渍和折角。窗外的蝉鸣渐渐弱下去,新一局纸牌刚进行到关键处,右上角的计时器显示着01:47——这次说不定能破个人纪录呢。